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 - 试题辅导 - 正文

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主题预测异地高考

来源:2exam.com 2012-9-25 12:33:14

 2012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城市参加高考,即所谓“异地高考”的改革终于正式启动。

  【标准表述】

  [深度分析]

  这一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众所周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出现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和集中,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标。“异地高考”困境突显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制度变革的严重滞后。流动人口无疑享有宪法赋予的平等权利,然而,迄今为止我国包括卫生、教育、养老等各种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都是建立在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之上,是在没有人口流动的时代形成的。

  因而,“异地高考”难题的破解,主要是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教育资源按户籍人口配置的管理制度、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等的改善和突破,很大程度上是“功夫在教育之外”。根本解决的方案是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框架中,使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入籍”成为新市民。这一改革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智慧,需要公安、人口、城市规划等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原因]

  推行“异地高考”不能仅靠地方自觉,这是因为:

  其一,地方政府态度未必积极。外来考生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势必“分享”流入地户籍考生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机会,势必遭到很多户籍居民的反对,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的决策。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在推行“异地高考”上不太可能有积极性、自觉性,需要“自上而下”统一推动。

  其二,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问题,应全面考虑。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涉及高考考试方式、录取方式的调整,涉及高考招生名额的分配,涉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协调,这些都需要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在全国层面通盘考虑,“异地高考”应该是国家层面的教改,不宜由各地各行其是。

  [措施]

  异地升学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必然产生并在相当一个时期存在的问题。它当然不只是教育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问题,涉及到城市管理、社会保障,以及教育资源配置和户籍制度问题。因此,中公教育(微博)专家建议,在矛盾最为突出的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其真实的担忧是对城市人口规模的控制。对此,需要建立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思维,打破画地为牢、不切实际的计划经济思维。

  一方面需要认识人口流动趋势的长期性,在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和城市带的概念中认识未来城市发展,主要通过调整城市规划,减少、分散城市功能来调控核心区的人口。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准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使城市在价值理念和管理水平上达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程度。这样,“异地高考”改革就有可能成为撬动城市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题的备考指南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分类作答技巧
2013年9月22日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2013年9月23日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2013年9月20日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2013年9月19日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南行测题要保证有70%的命中率
预测2013国考报名人数将稳定省市考试会有大幅上升
2012年10月中上旬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将发布公告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电商大战分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和方法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汉字字母类图形推理涉及的考点如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每日一练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难点分析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